“开盒挂人”是一种新式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,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 ,进行网络搜索、挖掘,搜集并在网络公布个人隐私信息包括姓名 、个人照片、身份证号、家庭住址 、手机号码、社交账号等,被“开盒 ”者往往会遭遇网民的侮辱谩骂、造谣诋毁 ,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遭到骚扰如电话 、短信等遭陌生人轮番“轰炸”。
近期,昆明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在日常工作中发现,一网民在网络上发布广告称 ,“开盒个人信息,全网最低价”,民警立即开展工作发现 ,其从2024年7月开始,通过不法途径购买公民个人信息,再以30-200元一条不等的费用 转手售卖 ,经对其手机核查发现,其下线7人已售卖公民个人信息27条 。
通过“开盒”盈利的他,被警方找到时说:“我还想考公嘞......”
近来 ,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。
法律加油站
从个人信息侵害的角度看 ,我国法律制度规定了相关的民事责任、行政责任,严重情况下还会有刑事责任,构成犯罪。
在刑事责任方面 ,《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》规定,组织“人肉搜索 ”,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 ,情节严重,符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253条之一规定的,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 。情节严重的 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;情节特别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涉及未成年人违法“开盒”,如果未成年人的年龄小 ,即使不用承担刑事责任,相应的民事责任也将由监护人来承担。
一旦遭遇网络暴力,可以拨打12377或登录12377网站(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)进行举报,如认为可能构成行政或刑事案件 ,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 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乐清通,本文标题:《昆明警方通过“广告”找到“开盒”者:下线7人已售个人信息27条》